內容摘要:本文闡述的是當電廠原水濁度突然增大時,通過調整反應沉淀池排泥、加藥量、處理水量等條件以降低原水濁度,保障機組安全穩定運行。
關鍵詞:濁度大、發渾、排泥、加藥
夏季為雨水多發季節,易造成潁河水濁度大,在原水處理過程中反應沉淀池是降低原水濁度**重要的運行設備,控制好反應沉淀池排泥、加藥量、處理水量尤為關鍵。若處理不當,將造成循環水水質惡化,嚴重影響機組安全運行。
一、 運行處理
(一)、 **階段(初步處理)
發現反應沉淀池入口濁度大后,應采取措施進行處理:
1、 在滿足循環水補水需求的情況下,降低反應沉淀池出力,延長原水處理時間。通知取水口停運一臺取水泵,將四套反應沉淀池入口流量從950噸/小時降低**500噸/小時左右。
2、 提高水處理藥劑聚合氯化鋁加入量。由原先每天350公斤逐步提高**每天600公斤。
3、 加強反應沉淀池排泥。由正常情況下的每天2次,調整**每4小時一次。通過以上運行方式調整,反應沉淀池出水應能得到一定程度控制,原水來水濁度基本穩定在150NTU左右。
(二)、 第二階段(反應沉淀池運行調整)
化驗室對循環水濁度進行監測,#1、#2循環水濁度高達1062NTU和1023NTU,同時監測反應沉淀池入口濁度達1686NTU,反應沉淀池出口濁度55.8NTU。得知此情況,部門高度重視,無論如何必須保證機組運行安全,并明確提出兩點具體要求:1、必須馬上降低循環水濁度。2、通過運行調整必須降低反應沉淀池出口濁度。
此時原水濁度1686NTU遠大于設計要求70-500NTU,結合當前水質情況及反應沉淀池運行原理,經專工提議,大幅度提高聚合鋁加入量,由600公斤提升**800公斤,密切觀察出水濁度變化,并在反應沉淀池上留有專人檢查、排泥。同時對循環水進行排污,打開#1冷水塔排污閥,關閉#1冷水塔進水閥,僅向#2冷水塔補水,對循環水逐步進行置換,此方法對改善循環水水質有顯著效果。
通過以上調整反應沉淀池出水濁度略有好轉,出水濁度仍在30NTU左右,立即要求淮北運行人員再次提高加藥量**1350公斤,同時反應沉淀池排泥進一步加強,大約每40分鐘需要排泥一次,因排泥量特別大,在污泥池內增加排泥泵兩臺。
再將加藥量調整**1200公斤,反應沉淀池出水穩定濁度在10NTU以下。再次對#1冷水塔進行大量排污,循環水水質有所好轉,化驗室測得#1冷水塔濁度539NTU,#2冷水塔濁度474NTU。
(三)、 第三階段(后期循環水處理)
后期重點工作由治理反應沉淀池轉為循環水處理。在循環水處理階段,環境氣溫高,機組負荷高,循環水蒸發量特別大,當天負荷達到2849萬kw/h。根據機組運行狀況,制定如下處理方案:
1、 全天保持反滲透設備四套連續運行,向冷水塔補水。
2、 反應沉淀池處理留有專人24小時檢查出水情況、加藥情況,并負責排泥工作。
3、 冷水塔排污安排在夜間1點(晚高峰后)**7點(早高峰前),采取大量換水方式,即打開#1、#2塔底部排污閥,將冷水塔液位從2.3米迅速降低**1.8米左右(為保證機組安全,不能降得太低)。再在早高峰前1小時,將冷水塔水位補充**正常值。
在整個處理過程中,因設備高頻率連續運行,聚合鋁加藥泵、污泥池排泥泵多次出現異常,安排檢修專人站位處理,**多時增加臨時潛水泵5臺,才能滿足反應沉淀池排泥需要。
表1 各階段循環水濁度變化(數據來源于化驗室)
|
日期 |
時間 |
#1塔 |
#2塔 |
#1反應沉淀池 |
#2反應沉淀池 |
#3反應沉淀池 |
#4反應沉淀池 |
**階段 |
22日 |
|
26.3 |
27.6 |
—— |
26日 |
|
166 |
154 |
25.70 |
28日 |
|
140 |
119 |
—— |
—— |
—— |
—— |
第二階段 |
29日 |
10:00 |
1062 |
1023 |
55.80 |
15:00 |
960 |
981 |
23.1 |
30.2 |
30.8 |
29.4 |
30日 |
10:45 |
921 |
546 |
—— |
—— |
—— |
—— |
15:20 |
870 |
531 |
33.6 |
30.3 |
28.1 |
25.7 |
31日 |
10:30 |
539 |
474 |
7.53 |
6.03 |
8.58 |
7.41 |
第三階段 |
1日 |
10:00 |
316 |
313 |
9.44 |
8.39 |
9.49 |
7.35 |
2日 |
10:00 |
187 |
181 |
13.6 |
19.3 |
8.31 |
6.73 |
3日 |
9:30 |
198 |
131 |
—— |
—— |
—— |
—— |
14:10 |
204 |
127 |
16.3 |
6.73 |
9.30 |
6.95 |
第三階段 |
4日 |
10:00 |
134 |
84.4 |
10.9 |
7.5 |
10.3 |
6.67 |
5日 |
13:30 |
83.6 |
79.5 |
11.0 |
8.56 |
11.7 |
8.10 |
6日 |
10:30 |
81.7 |
76.1 |
11.5 |
7.33 |
18.2 |
14.5 |
7日 |
10:30 |
54.8 |
49.8 |
14.1 |
10.8 |
8.57 |
4.75 |
8日 |
10:00 |
49.4 |
44.3 |
10.3 |
6.85 |
12.0 |
37.8 |
9日 |
9:40 |
45.8 |
43.2 |
5.81 |
4.21 |
7.11 |
8.79 |
10日 |
10:00 |
48.8 |
46.0 |
7.00 |
5.08 |
8.14 |
4.49 |
11日 |
10:00 |
43.0 |
42.9 |
—— |
—— |
—— |
—— |
12日 |
9:30 |
37.9 |
36.8 |
—— |
—— |
—— |
—— |
13日 |
9:30 |
36.1 |
34.4 |
—— |
—— |
—— |
—— |
14日 |
10:00 |
30.4 |
30.6 |
—— |
—— |
—— |
—— |
15日 |
9:30 |
26.4 |
25.4 |
—— |
—— |
—— |
—— |
#p#分頁標題#e#
圖1 #1、2水塔水質隨時間變化情況
二、 經驗總結
1、 夏季汛期運行人員加強取水口水質檢查。
2、 在處理濁度較大的原水時,應大幅度提升聚合鋁的加入量。具體加入量入下表所示:
序號 |
原水濁度(NTU) |
聚合鋁加入量(公斤/天) |
1 |
<100 |
350-500 |
2 |
≥100 |
600 |
3 |
≥200 |
700 |
4 |
≥500 |
800 |
5 |
≥1000 |
1000 |
6 |
≥1500 |
1300 |
7 |
≥2000 |
1500 |
3、 增加排泥次數、延長排泥時間。
前池接觸絮凝區是沉淀池的**關鍵部分,其中絮凝顆粒(礬花)在該區域處于懸浮穩定狀態,必須控制絮凝顆粒的沉降比,即用量筒在接觸絮凝區域取100mL水樣,靜止5min,觀察絮凝體所占的毫升數,一般把沉降比控制在15%-20%以內,能達到較好處理效果。具體需要排泥現象如下:
a) 觀察前池反應區出口處產生的礬花較大且較多時,需要加強排泥。
b) 觀察后池沉淀區出水有少量礬花上浮,此時需要大量排泥。
c) 觀察排泥情況,若排出的泥水較稠,應適當延長排泥時間。
4、 盡量降低反應沉淀池進水流量,延長處理時間。
在理想沉淀池中,水流的理論停留時間t=V/q,其中:V——沉淀池的容積,m3;q——處理水量,m3/h,因此降低處理水量,可增加水流在反應沉淀池內停留時間,以達到較好的處理效果。
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因冷水塔液位影響,有時不得不保持反應沉淀池全出力運行,以保證機組運行安全。
5、 循環水濁度控制及處理
序號 |
循環濁度(NTU) |
循環水處理 |
1 |
<40 |
正常處理 |
2 |
≥40 |
應連續投運膠球清洗,考慮循環水排污 |
3 |
≥100 |
循環水須排污,增加循環水流速 |
4 |
≥300 |
必須大量排污處理 |
循環水大量排污,會導致循環水中的藥劑(循環水阻垢劑)大量損失,慎用!
6、 進入夏季汛期,污泥池的排泥設備應保持良好運行狀態,必要時需配備多臺潛水泵、管帶應急。
四、日常措施
(一)取水泵站值班員每天檢查取水泵前池三次,記錄水質、設備運行情況。
(二)取水泵站值班員每班向超濾值班室匯報水質情況,超濾運行人員記錄。
(三)化學值班、化學巡檢每班檢查反應沉淀池運行情況**少一次,并記錄。
(四)凈水站庫房存放不低于10噸的水處理藥劑。
(五)發現排泥泵、加藥泵等設備缺陷,聯系消缺不過班。
五、異常處理
(一)取水泵站值班員發現或得知潁河水質變化時,立即匯報。
(二)聯系化驗室對原水進行監測。
(三)留專人負責反應沉淀池運行處理。具體處理如下表:
序號 |
原水濁度(NTU) |
聚合鋁加入量(公斤/天) |
排泥時間 |
1 |
<100 |
350-500 |
8小時一次 |
2 |
≥100 |
600 |
4小時一次 |
3 |
≥200 |
700 |
4 |
≥500 |
800 |
2小時一次 |
5 |
≥1000 |
1000 |
6 |
≥1500 |
1300 |
1小時一次 |
7 |
≥2000 |
1500 |
30分鐘一次 |
(四)若循環水濁度已上升,當按照相應方式對循環水進行處理:#p#分頁標題#e#
序號 |
循環濁度(NTU) |
循環水處理 |
1 |
<40 |
正常處理 |
2 |
≥40 |
考慮循環水排污 |
3 |
≥100 |
循環水須排污 |
4 |
≥300 |
必須大量排污處理 |
而循環水排污方式:
1、 打開#1冷水塔(或#2冷水塔)排污閥,關閉#1冷水塔(或#2冷水塔)進水閥,僅向#2冷水塔(或#1冷水塔)補水,對循環水逐步進行置換。
2、 機組低負荷時間段采取大量換水方式,打開#1、#2塔底部排污閥,將冷水塔液位從2.3米迅速降低**1.8米左右(為保證機組安全,不能降得太低)。負荷高峰前1小時,將冷水塔水位補充**正常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