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含有泥土、粉砂、微細有機物、無機物、浮游生物等懸浮物和膠體物都可以使水質變的渾濁而呈現一定濁度,水質分析中規定:1L水中含有1mgSiO2所構成的濁度為一個標準濁度單位,簡稱1度。通常濁度越高,溶液越渾濁。
由于水中含有懸浮及膠體狀態的微粒,使得原來無色透明的水產生渾濁現象,其渾濁的程度稱為渾濁度。渾濁度的單位是用"度"來表示的,就是相當于1L的水中含有1mg.的SiO2(或是非曲直mg白陶土、硅藻土)時,所產生的渾濁程度為1度,或稱杰克遜。濁度單位為JTU,1JTU=1mg/L的白陶土懸浮體。現代儀器顯示的濁度是散射濁度單位NTU,也稱TU。1NTU=1JTU。**近,G際上認為,以烏洛托品-硫酸肼配制濁度標準重現性較好,選作各G統一標準FTU。1FTU=1JTU。渾濁度是一種光學效應,是光線透過水層時受到阻礙的程度表示水層對于光線散射和吸收的能力。它不僅與懸浮物的含量有關,而且還與水中雜質的成分、顆粒大小、形狀及其表面的反射性能有關。控制渾濁度是工業水處理的一個重要內容,也是一項重要的水質指標。根據水的不同用途,對渾濁度有不同的要求,生活飲用水的渾濁度不得超過1NTU;要求循環冷卻水處理的補充水渾濁度在2~5度;除鹽水處理的進水(原水)渾濁度應小于3度;制造人造纖維要求水的渾濁度低于0.3度。由于構成渾濁度的懸浮及膠體微粒一般是穩定的,并大都帶有負電荷,所以不進行化學處理就不會沉降。在工業水處理中,主要是采用混凝、澄清和過濾的方法來降低水的渾濁度。
補充一點,隨著我G技術標準與G際標準的接軌,在水行業基本已不采用“渾濁度”這個概念和“度”這個單位,取而代之的式“濁度”概念和“NTU/FNU/FTU”單位。但由于過去水廠一直沿用舊標準,因此如果你去一些老自來水廠的話,還有些工程師和技術人員仍在說“度”的單位,可不要覺得奇怪啦